Feeds:
文章
评论

Archive for 2023年7月17日

感谢祯玉的邀约,让我有机会参与15-16/7在吉隆坡坤成中学举办的“生死论坛”。“生死”的问题一直都似远还近,不敢正视,却又不得不正视的艰难命题。在过去一年,面对至亲五哥的离开,然后又在今年短短一个月内,面对两位非常敬重的华教前辈的离去,心中悲痛难以言表。虽然“死亡”是我在宗教实践上的核心关怀,但是这么多年来,这始终是我无法释怀的生命功课。过去几年疫情的侵袭,和家人也都逐渐步向老年,心中明白“面对死亡”已经是必须认真和严肃去看待的人生作业。“看着他人死,我心热如火;不是热他人,看看轮到我”,也因为如此,就把这一次的“生死论坛”,当作是自己在步入知命之年,一次生命导向的定锚。

两天的“生死论坛”,泪也流干了。或许人到了一定的年级,泪点也变得低了,只要接触到主讲人谈到“死别”的情节,总是很容易鼻子一酸,泪水就掉了下来。特别是第一天李志展医生的“从医疗支援看待生死”,生命匠人的“渡人是一种能力,渡己是一种修炼”,以及冯以量硕士的“死里看生:最好的告别”都是让人不能自主的泪奔。死亡总是来得让人猝不及防,总是让人手足无措,总是让人无奈、无助,也无力。只是人间有情,总还是有一群人在和“死亡”协商,为面对的当事人争取更多的时间和舒坦,为丧亲者策划“善别”,为“远行者”细心安排每一个道别的细节。

我们需要多么强大的宗教修持或人生智慧才能迎接“死亡”的到来,不管是自己,或是至亲。慧开法师的“生命永续经营”从不同的角度切入了生命的缘起现象。生命“生生不息,永续循环”,生死自然,有生无不死,而落叶归根,生命的能量永存于宇宙之间。李玮荣讲师谈到“照顾者的自我观照”,触碰的是从生到死的现实问题,这是最磨炼人心的修行过程。“照顾者”无从选择角色的转换,没有时限,也没有入职前的训练。这一份觉照要从何而起,端看个人平时的修行和人品,也看个人对生命的悟性了,和心中存有多少爱的资粮。曾广志博士透过“生里看死:从医学生死教育谈生死觉醒”,现身说法,以个人面对丧亲的经验,谈生死教育有理论、有系统、有框架,也有可实践的步骤。

总结这两天论坛的学习心得,其实死亡的悲痛、难过、无力和无助,除了可以透过对“死亡”的正确理解和日常修行来降低“死亡”到来的冲击,更重要的还是日常的那一份珍惜、关心和爱护,才是面对“死亡”最坚实的基础。喜欢以量老师的“临终一定要关怀,但是关怀不一定要等到临终”,如醍醐灌顶,很有提醒的作用。而所有主讲人或直接,或间接,都在传达一个信息,就是面对“死亡”最有力的能量——是爱。所以很能够感受广志博士在演讲结束时突然就唱起了“万水千山总是情”,如果山水有情,心中有爱,那么聚散纵然由天注定,也就无怨无悔了。

Read Full Po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