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eds:
文章
评论

Archive for 2010年3月23日

依恋我们

文:心光

踏在北京的土地上,我无时无不依恋我们!走在北京的街道上,我无时无刻想的还是你。

依恋总是在我们分开两地时才出现。我在这里,你在那里忙什么?昨晚你睡得好吗?你在开车时听着988电台时是否在大笑?下着雨时,你在哪里躲雨?晚餐你在哪里吃?黄昏跑步时,你跑了几圈?听着Enya的Only If我更怀念我们一起在拉曼的日子…一切仿佛就在昨天,我依然如常地在K楼等你下课。

我知道,既然选择赴北京,我没有资格再回头!我才知道,梦想虽伟大,却需要付出代价的!

在依恋面前,理智总是抬不起头来!在依恋面前,我们天涯也咫尺…。

在北京,冷冷的春天里,我每时每刻都在盼你的到来!

我知道,你来了,一切就温暖起来!

Read Full Post »

文:心光

一、结缘篇

汉语是我的母语。从小我就学习汉语。我念的小学是华文小学。升上中学,我才知道学习汉语并不是理所当然的,因为不是所有学校都有汉语班。所幸我的中学是有汉语班的, 可是汉语老师都是退休的小学华文老师,而上课时间是在放学后。汉语班的人数总是越上越少。最大原因有三个,一个是上课时间太迟,校车不接送了,学生必须自己解决交通问题,很多学生因此宁愿不学汉语;另一个原因是汉语特别难考获甲等成绩,很多家长认为这样会影响教育文凭总成绩的表现及错失申请奖学金的机会,所以不鼓励孩子选修汉语。最后一个原因是,很多家长认为英语比汉语更重要,掌握英语可以出国留学或工作,学汉语却没有什么出路。

一直以来,马来西亚华人社团组织为了持守与捍卫华文教育的发展权益而不断与政府展开拉锯战。这主要导因是政府自国家独立至今不再增设华小, 更有甚者把人数少的华文小学给关闭,不积极培训汉语师资, 没有主动拨款来发展华文教育, 不承认汉语教育体系 (独中) 学生及规定小学的数理科必须以英语教学等。这些都让我觉得很无奈也很悲哀。我很怀疑,政府的教育政策背后的动机到底是为了什么?我更怀疑,若不学汉语我们还是华族吗?我们到底是谁?我们的根又在哪里?记得一位学弟乐观的告诉我,汉语一定会成为最重要的国际语言,会有升值的一天。他果然是有远见的。这一路走来,我总是在思索,我的选择是否正确。但我始终没有放弃,因为我深信汉语有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在中学和大学时代,学习汉语的学生就好像“少数民族”。我们就是志同道合的朋友。由于语言背景的不同,除了汉语班或中文系的朋友,我们很少主动和所谓受英语教育的同学交谈,而他们也很少与我们来往。我们当时都有共同的志愿,就是当汉语老师。后来,我们当中很多都成为合格的汉语老师,被政府分部到全国各地中小学去教汉语。而我,放弃政府给我的调派机会。原因是中学严重缺乏汉语教师的同时,政府却把很多同系的同学派往马来贵族学校去执教他们马来贵族的孩子。另一个原因是一所中学只派一个汉语老师。该老师必须教所有班级的学生,那种繁忙与压力是让人难以承受的。因此自己选择到私立学院当华文讲师。目前我已经拥有近九年的教学经验。 

二、教学篇

拉曼学院是马来西亚华人总会(马华)创办的最大最古老的华人高等学府,也是政府唯一提供一半津贴的私立院校。包括总院,全国共有五所分院,学生人数每年平均有三万名。学院内有五所学校,分别为商业学校、理工学校、工程学校,大学先修学校及大众传播学校。

在众多学校,只有大众传播学校和大学先修学校有提供汉语科目。这些汉语科目是:先修班华文科,对外汉语、现代汉语写作,中文媒体写作、中文创作性写作。除了先修班华文科,这些课目都是必修科。我和另一个中文讲师负责执教有关的必修科目。这系列汉语写作的学生都是在高中毕业后,进来院校选修大众传媒系的。另外,对外汉语科目分了几个层次提供给各种汉语程度的各族学生修读。

 在早期,每个学年的学生人数平均有四五百名。后期由于制度上的调整,加上有家长投诉希望院方不要让其孩子读汉语,而把对外汉语这科删除,只保留三门汉语写作课。这三门汉语写作课却沦为选修科而不再是必修科。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了几个问题,其中两个问题是我担心的,一个是选修课的学生人数逐年减少。第二个是学生的汉语程度日益滑落。

与此同时,校方安排我到院校以外的一个学习中心(马华终身学习中心)去给公众人士上对外汉语课。每班平均有十五名学生。这门课给我很多思考空间。原因是来上课的学生,一半以上是华人,而且是专业人士。他们都不会汉语,只会英语。另一些学生是马来族,印度族及日本人等。我想,对马来人及印度人来说一定很费解:为什么华人也要来跟他们一起上汉语课?华人不是已经都懂了吗?华人又为什么之前不学汉语呢?

其实,这是值得我们马来西亚的华人,尤其是只重视英语而不重视汉语者好好反省的。马来西亚政府认为我们是华族,是从中国来的。而中国却视我们华族为外国人,虽然我们的外表皮肤都跟他们没有两样!那我们到底是谁?我们又如何自我定位呢?我们本身若不学汉语,不了解中华文化,只是空有外表的黄皮肤,开口闭口只会说英语,那我们还有资格承认我们是华人吗?反观其他种族反而热衷于学习我们的文化,我们的语言,我们是否以后要向他族学习我们的文化?我们身为华人该留下什么样的文化资产给我们的下一代?

三、展望篇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世界处在一个全球化的背景下,谁不知道中国的崛起。这意味着中华文化的兴盛与强大。目前世界各地都掀起汉语热,不学汉语反被视为落伍了。马来西亚举国全人应该放下各自的种族情意结,不分彼此,努力学习汉语,才能在这个大趋势站得住脚。为此,马来西亚政府必须公平对待汉语教育,积极培养更多汉语师资。有朝一日,马来西亚能够拥有一套完整的汉语教育体系。为了国家的强盛,为了国家在国际的地位,汉语也能成为马来西亚的官方语言。同时,我们也要确保汉语在数理科技的用途日益完善。我们必须有这样的认知:中国的崛起不止是中国人的骄傲,也是全世界华人的骄傲,更是学习汉语者的骄傲!

Read Full Post »

文:心光

死亡一直是人类社会中最大的禁忌,人们总是避而不谈,更不敢在老人家面前谈论某某人已经去世。然而,每天无时无刻都有人在面对生离死别的事。而当事人的悲痛我们是无法理解的,因为事情还没有发生在我们身上。人们每当在遇到生离死别时,感受强烈的悲痛、无助、沮丧和失落,我们都会认为这是自然的规律,也认为这种伤痛会随着时间慢慢淡化。死亡真的是那么恐怖吗?我们对死亡就只有这一点认识吗?死亡就是不祥的吗?其实,这种认知并不够透彻。

孔子曾说“未知生,焉知死”。其意思是倘若还没有好好把握人生在世的时光,又如何进一步谈到死亡的问题,意指人们应该先知生后知死。我想,其要义还是存在的,只是在于先后的问题,是一体两面的问题。随着时代变迁,对于这句话,我们是否应该重新定位?毕竟千百年来,人们对死产生恐惧,对生却不断依恋。无可否认,人类都是贪生怕死的,然而我们是否也应该要知死而后知生,换句话说,我们也应该要学习认识死亡、面对死亡,才懂得如何把生活过好。

在这个时代,当人们过了大半辈子,遇到生老病死时,却不知所措,不敢面对死亡的同时却又不得不面对。一旦人们往往已是病入膏肓,临命终时才悟及生的可贵时,此时虽已知生知死,无奈却时日无多。如今,全世界的自杀率有增无减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在说明了很多人不能认知死的同时,也不知道生的可贵,所以选择轻易或草率的结束自己的生命。因此,现代社会真正普遍存在的不是“未知生,焉知死”,而是“不知死,焉知生 ”。

近年来,全世界有很多畅销书都是以死亡为主题,著名的如《西藏生死书》、《追逐日光》,《相约星期二》(另译名《最后十四堂星期二的课》)这些书主要说明了死之将至,我们才会对生恍然大悟。这些书也提醒我们必须学习面对死亡,接受死亡的事实才会让我们认真承担生命的责任。无可否认,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些人因为大难不死,尝过死亡的滋味,方能悟透人生,更珍惜活着的时刻。

如果说生是偶然,那死就是必然。生有太多的变化,而死就是一个不能改变的事实。我们必须接受这个事实:每个人都会有死的一天。所谓:推己及人,了解了这一点,我们会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的生死。我们也知道即使会有死的一天,也要死的有尊严。通过对死亡的认识,我们会去思考存在的价值,记住生命是有限的,把握有限的时光,珍惜身边的一切人、事、物。所以体认死亡就是体认生命的意义。

虽然真正能够坦然面对死亡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事。唯有通过学习了解死亡的本质,我们才能努力和认真去体验生活,才会享受与珍惜生命的价值。学习接受死的事实,才更懂得生的意义,才更珍惜生的每一分每一秒,才真正明白时间的重要。既然人人都会有死的一天,我们学会不轻易厌恨一个人。我们更要积极利用有生之年去珍惜身边的亲情、友情、爱情。

在21世纪的新时代,我们或许可以换一个角度思考:“先知死而后知生”,才能产生对生命的热爱,才是积极的、乐观的、向上的、正面的,才是人类对生的正确观念。

Read Full Post »